农村娃、教师、打工者、企业家,他在这种种身份之间从容切换,以弘毅之志,实干之躯,砥砺之姿,书写了一部风雨逐梦的人生传奇。
他就是刘红军,长垣市防腐业协会副会长,弘毅集团董事长。
超越苦难
工作的闲暇,刘红军最喜欢的地方还是老家,坐在重建的焕然一新的宅院里,品品茶,看看书,纷乱的思绪就得到梳理。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,扎根故土,让刘红军获取了无穷无尽的力量。
1973年,刘红军出生在长垣市樊相镇。樊相是农业大镇,农民主要依靠土里刨食生活,对于刘红军这样的乡下孩子来说,贫穷与饥饿,成为烙印进幼时生命里、永不能忘却的记忆。他印象最深的,是他小时候,全家人半年没有吃过一滴油。那个时候,能吃一顿喷香的饭,是刘红军做梦都想的事。
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对于当时的农村娃,要想走出农门,只能靠学习,再具体点,就是考学。为此,他学习十分刻苦,临近中考的时候,更是没日没夜。
1989年,刘红军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师范学校。当时,师范学校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,所以,只要考上师范学校,就相当于拿到了“铁饭碗”。这也让师范学校成为当时的“香饽饽”,录取分数远高于普通高中,竞争十分激烈。刘红军真是高兴,他终于跳出了农门,成了乡亲们眼中“拿工资”的人,可以过上一种“体面”的生活。
在与命运的第一次交锋中,刘红军胜利了。刘红军更深刻认识到,只要努力,所谓的命运,是可以改变的。
刘红军记得,第一次拿到130多块钱工资,他的兴奋劲儿。先骑着自行车去县城为奶奶、父母每人买了一件衣服,又去食品厂买了50斤猪油,怀着激动的心情送到家里,让一大家人解解馋,那种男子汉初长成的自豪感力量感至今令他记忆犹新。
然而,安稳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,命运似乎又和刘红军开起了玩笑。当教师两年后,刘红军父亲的企业因经营不善被人坑骗了几十万元。这在当时,可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一家人又站在了痛苦的边缘。
刘红军记得,那一年正是暑假,他去安阳看父亲。刚下过雨,父亲住的房子被水泡着,父亲瘫软在屋里沙发上,显得那么无助。那些日子,刘红军彻夜难眠。他知道,父亲老了,父亲身上的担子需要他来承担;这个家庭,需要他来支撑,是他站出来的时候了。教师工作虽然安稳,但工资只够维持生活,要想还债,谈何容易。要想改变一家人的命运,必须经商。经过痛苦的抉择,刘红军下定决心,辞掉了工作,再一次站在了命运的赛场。
砥砺新生
据说,衰老的雄鹰,要想重获青春,必须忍受苦痛,把趾甲和翅膀上的羽毛全部啄掉,等新的长出来,就可以重新获得强大的生命力,振翅蓝天。
故事的真假无需考证,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:要想发展、要想腾飞,必须经历脱胎换骨的痛苦蜕变。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
刘红军拿着东拼西凑起的几千元钱,把目光投向了防腐领域。
那时,长垣防腐产业经过二十余年发展,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,在资源、技术、人才上都有丰富的积累。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施工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。防腐,给长垣带来了财富,也改变了很多长垣人的命运。刘红军所在的樊相镇,虽然不是防腐起源地,但周边也有很多从事防腐的人。
“既然选择了远方,我只能风雨兼程。”刘红军把汪国真的这句诗写在笔记本上,并以此激励自己,开启了防腐之路。刚入行的时候,他什么也不懂,天天住在工棚里,和工人一块生活。虽然生活很艰苦,但他非常珍惜,格外用心,每天以一种如临深渊、如履薄冰的心态面对工作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2000年,刘红军终于用实力拼来了第一个防腐大单。
他清楚的记得,是60万。刘红军非常兴奋,也特别珍惜,他知道,这是他命运的转折。他全身心投入,把项目打造成了无可挑剔的精品工程。
山因沟壑成就起伏之美,水因断崖成就飞流之灿。从少小的贫穷,到青年的坎坷,苦难一次次横在刘红军面前,可面对苦难,他没有退缩,没有沉沦,而是勇敢面对,自我超越,在战胜苦难的同时,也创造了他的精彩人生。
弘毅之途
“曾子曰: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意思是说,一个君子不能不坚强果敢、自强不息,因为担子重、道路远。古往今来,先贤的这句话激励了无数士子,朝着目标奋发努力、精勤不怠,这句话也浸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,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
刘红军把先贤的这句话,当作人生的座右铭。
随着工程越做越大,2012年,刘红军成立集团时,就把“弘毅”定为公司名字。
对他来说,这不只是一个名字,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坚定宣言。
刘红军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,对于企业经营,他有自己独到的认识。他说,一旦干企业,就是选择了永远在路上,没有停止的那一天。他认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一定是使命感,具体来说,就是经营好企业,让企业稳步健康发展,让员工获得幸福,获得尊严,获得安稳;给客户创造价值,提供精善服务;给政府贡献税收,参与公益事业。在公司会议上,他讲得最多的就是使命,他要求高层要有使命感,中层要有责任心,每名员工都要做有追求的人,不断超越自己、突破自己,实现自我价值,收获精彩人生。他研读了很多管理学经济学著作,坚信管理最高境界就是激发大家共同愿景,将员工个人愿景和企业愿景相结合,汇聚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。
在此基础上,熔铸了弘毅集团的核心企业文化:以“努力让公司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标杆,创造大家更美好的生活”为愿景,以“匠心善为,成就客户”为使命,立足创造价值,专业服务,专注赋能,打造最能创造价值的能源领域工程服务企业,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。
对当下整个行业的发展,刘红军有清醒的认识,他说现在市场已经由增量转为存量,原来企业高速发展享受的是改革发展的红利,现在一个企业必须积极拥抱时代,拥抱变革,苦练内功,大力引进高端人才,强化科技研发,不断采取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理念,打造核心竞争力。并一再强调,做企业必须深耕一域,持续专注,谋求差异化发展,把产品做精做细,把服务做到极致,才能让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浮躁的当下,这样的智慧与定力,这样的忧思深远,展现了长垣中青年企业家的风范。
在刘红军独特的理念引领下,弘毅集团从创建的那一天起,就把锐意进取与开拓创新刻入企业核心文化,多次参加国家重大项目建设,施工网络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,工程项目覆盖多个行业领域。从拔地而起的电力铁塔,到纵横交错的热力管网;从高耸入云的风力发电设备,到巍然屹立的化工装置、井然有序的电力机组,是弘毅人驭风逐电,用激情和汗水写在蓝天大地上的壮丽诗篇。
在紧张的工作之余,刘红军还常参加戈壁沙漠徒步挑战,以此激励自己,磨炼毅力。他说,穿行在戈壁之中,远离尘世纷扰,感受天地之壮美,与自己的心灵对话,就像悟道一样,你会忽然明白很多道理。正如他参加第十九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的口号:伟大是熬出来的。在刘红军看来,做人和经营公司也是一样,都需要“熬”,这“熬”的过程就是积累、沉淀、等待的过程,直到最终的厚积薄发、一飞冲天。
有哲人说过,苦难是弱者的万丈深渊,但对于强者,却是他们人生的加速器,因为在与苦难搏击的过程中,铸就了他们飞翔的翅膀。刘红军就是这样,在不断的知难而进之中,越飞越高,越飞越远。
勤学、精思、务实、笃行,这是刘红军身上最显著的“标签”。在他引领下,“弘毅”已不单单是一个名字,更成为一种理念,一种精神,深深的镌入公司的文化基因,激励刘红军和弘毅人永远向前、向上、向善。(曹道伟 王自亮)